最近,你有沒有看到這樣一條新聞:
最近,你有沒有收到學校這樣的通知:
是什么樣的片子讓人大附中為此停課半天?
是什么樣的內容讓學校下通知要求學生家長一起觀看?
這就是中國首部深度探討家庭情感教育紀錄片——《鏡子》。
這部剛剛在央視教育與法制頻道分三集播完的紀錄片因何引起教育界的強烈討論?我們首先通過紀錄片的第一集來感受一下吧!
《鏡子》第一集
▼
之所以取名《鏡子》,是因為“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而家庭更是社會的一面鏡子”,總導演、央視《天網》欄目制片人盧釗凱說。
這是一個關于心靈回家的故事
紀錄片只有三集,一共90分鐘,央視社會與法頻道花了10年策劃、兩年攝制。
《鏡子》第二集
▼
《鏡子》第三集
▼
內容很簡單: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而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改造”,卻意外地讓自己接受了一次觸及靈魂的啟蒙教育。簡單的內容卻反映了不簡單的問題。
家住武漢的家明(均為化名),15歲
是個網癮少年
不愿上學
黑白顛倒
看得出家明父親對孩子的期望很高
孩子卻一心想要“自由”
江普一行人來接家明時
他情緒激動,嚷嚷著不愿受“控制”
聽著孩子的嘶吼
父母只能在門外抹淚
17歲的高三學生張釗
因談戀愛已經輟學4個月
還不讓父母在家里住
見到教育機構的人
張釗的反應也很激烈
直接往門上撞
被制止后
他對著父母破口大罵
以為要送他去找楊永信……
和家明、張釗不同
14歲的澤清
一直表現得很平靜
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樣
聽說有中央臺的跟拍
他才接受這個教育機構
竟然是因為有“存在感”
澤清沉迷于網上下棋
面對母親的關心
他卻說她“賤”
甚至動手
然而
這些并沒有得到父親的及時制止
和母親的說法相反
澤清一直覺得自己存在感為0
這段自述也許能解釋他為什么會對母親拳腳相向
① 當孩子出現迷失的行為,例如不想學習、情緒不穩(wěn)定、有抵觸性情緒時,他反映的很可能是父母間夫妻關系的失衡或模糊。
② 當孩子出現注意力分散、依賴、易結交壞朋友時,他所反映的往往是父母雙重標準、夫妻關系分裂、在家中缺乏歸屬感。
③ 當父親的位置缺席時,兒子很容易發(fā)生成癮行為,例如沉迷于電玩、抽煙、喝酒、吸毒;女兒則很容易發(fā)生早熟、暴食或厭食癥、對成年男子有興趣、期待有人保護。
④ 當父母一方或雙方想離開家或死去時,孩子在潛意識里會接收到這個信息,并以逃家、重病、發(fā)生意外危險等方式反映,嚴重者甚至會死亡,因為他們小小的心靈里幻想著:“我代替你走,這樣你就可以留下來”或是“我會跟著你一起走,這樣我們就永遠不會分開”。
片子在人大附中放映完畢,一位高一的女生首先提問:“我對片子中的一句話特別有感觸,‘人生不止只有學習這一條路’,但是我又在想,我們真的能選擇其他路嗎?”
人大附中聯合總校校長劉彭芝也分享了她的觀影感受:“看完以后真的心潮澎湃,很震撼,很激動,跟我有共鳴。推出這個片子太重要了,要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我也很感謝中央電視臺,能夠在這個時候適時推出這個片子。”
“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長是不是好家長”,俞敏洪看完紀錄片后說。
雖然不能把所有的鍋都甩給父母,但父母的確是影響孩子最深的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父母都愛孩子,愛的方式決定了父母與孩子的互動方式,而這些不一樣的互動方式成為了孩子不一樣的內在解析,從而形成了不同的信念與價值觀,孩子的人生就開始有了不一樣的軌道,你準備給孩子什么樣的愛呢?